標簽雲

Sitetag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談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


來房價不斷創新高,政府為維護居住正義,陸續推動各項打房政策,其中以不動產移轉實價登錄措施被公認最能有效降低房市成交價與量。目前政府規劃是先落實
「實價登錄」,後續再以「實價課稅」為目標進行相關稅制的改革,不過,「實價登錄不實價課稅」對打房而言則只是隔空騷癢,對降低成交「量」與成交「價」實
際效益不大。

  其實真正影響房地產交易量體的關鍵在於增加炒作或非自用者的持有成本,如此,才能減少房地產暴利引發的投機炒作風氣,實實價課稅的推行或許能符合社會期待及改善現行不動產成交案件資訊不對稱的情形,然政策之推行必有正反面的效果。

一、持有成本的轉嫁

  若要推行實價課稅,如無完善配套措施,房地產市場勢必陷入一陣混亂,實價課稅對持有者衝擊最大,持有者可能要繳更多的稅,如果轉嫁到土地價格上,建商必須花更多錢買地,房價因地價被墊高而跟著上揚,不但造成反效果,也折扣了政府打房的美意。

二、實價如何評斷

  對於實施前取得之房產當初並沒有登錄實際取得成本,未來又該如何評斷實價?實施後取得之房產政府擬依照區域成交行情來評判實價,也就是以「實
價登錄」、「區段公布」方式處理,但每一間房子的價值都不同,即便是同一棟大樓,也會因樓層、位置、屋況而不同,若用區域行情推估實價,無法反應個別因
素,並非全然公平。未來如果沒有具公信力的審核機制,即可能出現價格失真,反而混亂了房地產市場。

三、有助房市透明化

  不動產交易採實價登錄,如果能完全落實,對投資客哄抬房價確有嚇阻效果,因為每一筆交易均有案可查,不動產交易透明化,成交行情是真是假,都可驗證,民眾購屋也能獲得更充分而正確的資訊,改善現行不動產成交案件資訊不對稱的情形。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實價課稅』可不可行?業者:政策說不清淪口號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同榮17日表示,課徵奢侈稅對大台北房價雖有抑制作用,但長線仍然無法解決
都會居住正義的問題。而對於房地產資訊透明化與實價課稅的推動,到目前為止,兩黨對於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的規劃與配套都沒說清楚講明白,讓人不得不懷疑兩
黨的共識是『搶選票』,實價課稅若不說清楚,就只是選前的一個口號而已。



實價課稅到底可不可行?李同榮表示,10幾年前王建煊部長下台,始終成為兩黨執政時所有部長的殷鑑,每位部長都視實價課稅政策為自裁行為,我們不難發現實
價課稅可行與否,決定於政府的有為與無為?而有為的政府就需要有為的官員,有魄力的團隊,針對實價課稅所引發民眾的擔憂與利益團體的抵制,必須跨部會協
調,研擬出一套公平合理的稅制,讓廣大的民眾與房地產業者都能在不增稅的疑慮下,接受全新的稅制改革,創造政府、業者、人民三贏的空間。



李同榮提出幾項建議:

(一)要實價課稅,必須先實價登錄~不動產仲介經紀業絕對全力支持房地產資訊 透明化,因為房地產成交資訊透明可以建立公平公開的房地產交易環境,但政府必須認清實價登錄的真正責任歸屬乃是買賣當事人。



(二)修訂平均地權條例,讓實價登錄歸責於買賣雙方當事人~『修訂平均地權條例』讓買賣房屋當事人主動實價登錄。假設是A,『修訂地政士法』,假設是B,
『修訂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要仲介者提供交易價登錄,假設是C,則A>B,而B>C,也就是說修訂平均地權條例,既然買賣雙方都已經按實價
登錄,則修訂地政士法只是配合政策,而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之修訂,應針對其對買賣雙方的成交資訊提供之責任加以規範即可。



只要買賣雙方如實交由地政士依實際成交之合約價格登錄,不動產經紀業的責任就是如實提供買賣雙方顧客最近最新的成交行情,如此就能創造房地產資訊透明的成交環境。



(三)資訊透明化是否識別化(揭露詳細地址門牌)或去識別化,應該分階段實行~在房地產稅制未健全化的同時,政府不宜貿然實施揭露識別化之措施,只要房地
產依資本所得,在實價基礎上課稅(擴大稅基,降低稅率),政府就不必要有登錄與課稅脫勾的謬論,民眾也不會有登錄與課稅聯想的疑慮,各縣市也不會有公告地
價必須大幅調高的困擾。



房仲業主張資訊透明識別化工程,必須等實價課稅(擴大稅基,降低稅率)的稅制健全化後才宜實施,現階段宜階段性先採去識別化的揭露方式。



(四)實價課稅應採資本利得課稅~要建立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方案,就必須把實價登錄的效能建立在資本利得實價課稅的基礎上,讓非自用住宅的不動產投資賺錢的人,不分貧富都必須繳稅,買賣當事人在平均地權條例修訂下就會相互監督,如實申報交易價格。



(五)擴大稅基降低稅率讓民眾與業者消除增稅疑慮~政府在稅制規劃方面必須顧及民眾有增稅的疑慮,例如擴大稅基下降低稅率,所有課稅新制應比照舊制規劃出對等的稅收,交易課稅須區分出自用與非自用,並區分持有年限以防炒作。



(六) 實價課稅具體的實施配套措施~

一、消除民眾與業者增稅疑慮:稅制改革後,擴大稅基就必須降低稅率。

二、採用資本利得為實價課稅的基準原則:交易實價課稅必須建立在資本利得的基礎下,讓賺錢的人合法繳稅。

三、區分出自用與非自用不同的課稅方式:非自用稅率較高,自用稅率較低。

四、區分持有年限長短:成屋持有年限較長者稅率應較低,反之,持有年限較短者稅率越高,取代現有的奢侈稅(持有1年出售課增總價15%稅率,持有2年課徵10%稅率)。

五、廢止增值稅,以土地交易稅取代:精華地區土地為防止土地囤積,持有年限較長者稅率反而應該較高,取代原有徵收的空地稅,同時現行土地增值稅制也可一併廢除,以後就沒有不合時宜的公告現值,地主也沒被重複課稅的疑慮。

六、廢除地價稅與房屋稅,以房地稅取代:每年一般住戶所有權人需繳持有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則統一歸納為房地稅,依實價登錄的總價核定合理對等的稅率,以後就沒有不合時宜的公告地價、房屋評定現值。



綜上所述,只要一整套革新稅制,就能取代以往繁複的土地公告地價、公告現值、房地評定現值與公告現值,以及多重的稅制困擾,讓健全的稅制革新帶動實價登錄,並啟動資訊透明化的良好交易環境。



(七)實施實價課稅必須訂定日出條款,增值稅、奢侈稅、空地稅需訂定落日條款~實價登錄達3年以後才能較完整的資料庫,因此實價課稅必須訂定日出條款,讓
所有房地產交易者有緩衝期,同時對於賠錢的自用住戶如何訂定課稅扣除條款?沒交易過的物件如何計算實價基礎與所得?奢侈稅、空地稅、增值稅如何訂定日落條
款?…等配套措施,都是在實施實價課稅前需考慮的客觀條件。



(八)創造政府、消費者、業者三蠃空間~可預見的未來,政府若能針對實價課稅制度,採取全面性的稅制革新,依資本利得課稅並在民眾沒有增稅的疑慮下,擴大
稅基降低稅率,政府反而會因合法繳稅件數與額度的增加,稅收也同時遽增,民眾因資本利得課稅,買賣雙方相互監督,實價登錄就不會因過去真假合同的混淆資訊
而失真,房地產經紀行業在資訊透明化的交易環境下,也較能獲取買賣雙方顧客的信賴,這樣的房地產交易制度就能朝向公平公正公開的大道前進,創造政府、消費
者、業者三蠃的空間。



李同榮指出,當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完全上軌道後,房地產的交易環境就能達到透明化公平化,但政府必須要認清資訊透明化與實價課稅,不是解決高房價的萬靈
丹,實價課稅也不等於房價合理化,資訊透明化是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買賣交易良好環境基礎,它的功能無法完全防止炒作,解決房價炒作的根本方案在於健全
住宅政策與稅制才能解決市場供需問題。(自立電子報2011/10/17)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居住正義」要落實 「實價課稅」須小心



「居住正義要落實 實價課稅須小心」(何庭歡報導)


「居住正義」的議題,在選前不斷發燒,藍綠兩黨候選人,都以落實「交易資訊透明化」為核心訴求目標,當市場價格逐漸浮現之後,伴隨而來的就是依照實價「課稅」的期待,將房產漲價的資本利得歸公,拉近貧富差距,平息當下不健康的炒房風潮。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說:


『實價課稅的方向是對的,因為過去的課稅實在是很缺乏公平正義,造成今天大家炒作房市的結果。那實價課稅如果實施的話,當然對房市會比較恢復正常,就是大家不會炒作。那現在房市過高的炒作結果,就會比較平緩下來,或者也能造成市場上比較正常的發展現象。』


然而,住展雜誌總監陳韻如指出,「實價課稅」固然可能是平抑房價、紓解貧富差距的一帖良方,但在房價高漲,而且回檔不易的台灣,一旦稅基趨近於市價,將會導致房地產的稅率偏高,此外也難以真正進行「獲利認定」,反而在打擊投資客的同時,讓多數自住民眾也被颱風尾掃到,面臨「重複課稅」的恐懼。


『所以我們覺得其實政府在拋出這個議題的時候,他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就是這樣子,想先安撫民心,想讓民眾認為兩黨的候選人有在做一些預防的動作,不要讓房價繼續上漲。但是實際上現在的住宅存量,全台灣有七百多萬戶,等於有七百多萬的屋主,如果我們以一人一間來講,你實價課稅不移轉的話,我所持有的土增稅、地價稅跟房屋稅就已經增加,而去得罪到現在這些屋主。』


對此,張金鶚卻認為,政府不會沒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在落實「實價」相關政策時,必定不會草率地僅僅只是課稅。以奢侈稅為例,目前確實正逐漸還給房市一個健康的體質。因此,「實價課稅」相信也會對症下藥,不會「亂課一通」。


『真
正的實價課稅,其實方向是對的,當然有些業者說到實價課稅沒有配套,我想也不至於啦!因為政府基本上本來在做這個實價課稅就有一些必然的配套措施,當然也
有些人說會有重複課稅的問題,但也不盡然如此。例如現在奢侈稅真的有重複課稅到民怨更大嗎?反而相反,如果你不做實價課稅,其實民怨更大,其實奢侈稅的結
果反而比較平息一些民怨吧!讓這些房市炒作的這些風潮,會相對減少。』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則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真正的「居住正義」應該不是打壓投資人,而是讓人人有房住。放眼世界的先進國家,房價都是高漲不下,但人民依然「住得其所」,這才是政府應該考慮的方向。


『你課稅不是代表實現「居住正義」,你的「居住正義」應該是要讓老百姓有地方可以住,你就是趕快去蓋合宜住宅,趕快去在台北市的郊外圍三十分鐘的車程內,去蓋好這個合宜住宅,然後把捷運做好,把生活機能架構好,不就解決了?你就租不要賣就好啦!』


此外,陳韻如也提到,因實價課稅而增加的稅負,可能會有賣方為了躲避多出來的稅金,把金額「轉嫁」到成交價,使房價繼續「居高不下」。


『我覺得如果未來真的走向實價課稅,還要考慮到的一個問題是說,當你的買氣會受到影響,你如果是屋主是賣方,你會不會轉嫁?我開出來的價格會高,但我實際成交的價格如何,就要看那時候的市場狀況,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


但張金鶚分析,目前市場因為「量縮」,已經逐漸反轉成以「買方」為主,價格也開始有鬆動的跡象,所以不太可能出現「轉嫁」行為。


『現在逐漸傾向買方市場之後,所以如果賣方要把這個稅負轉嫁給買方,以現在的情況來講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這些說法只是賣方的一廂情願,買方不見得要買單吧!』


張金鶚並強調,大家對「稅賦」方面,都應該努力去推動,還給民眾一個公平合理的房市。執政者也應該堅持正確的決策,不要受到外界影響,而讓「居住正義」變成只是選舉時的空頭支票。張金鶚說:


『整
體來講,如果實價課稅能適時讓那些投機炒作的空間減少,我想是對市場是一個健康而且正面的發展,也會減少民怨,我想整個來講是對的,只是政府要決心要真的
去做,而不是只是一個口號,那當然到時候可能民怨更大,大家看到政府實價課稅是玩假的,那房市就會漲得更離譜,就全民皆輸吧!』


「實
價課稅」不能只是在「實價登錄」下連帶出來的結果,政府除了打著「租稅公平」的旗幟外,也必須為稅率與配套措施做好規劃,確保人民不會成為「棒打投資客」
之下的另一批無辜受害者。否則儘管在看到擁有上億元豪宅的富人,必須納稅百萬時,或許大快人心,但同樣標準下,擁有千萬平價房產的一般民眾,卻也要繳納數
十萬元的稅負,這時民眾雖然從買房的夢魘中脫離,卻更掉入另一個「養房」的黑洞。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不動產實價課稅 民眾負擔將增加多少?

住展房屋網 (2011-10-05)


住展房屋網提供



【文/施絢傑 攝影/邱添榮】由於高房價引發民怨,此次總統改選,兩黨不得不正視相關現象及議題;不動產實價課稅,才成為此次選戰攻防戰的重點之一。台灣不動產稅制稅基與實價差距甚大的現狀,其產生原因或背景到底為何?推動實價課稅,對你我一般老百姓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說八月以來,國內房市因為兩度受到國際股災衝擊,而轉呈高檔盤整,市場交易量更是自奢侈稅話題發酵後便持續萎縮。不過一旦拉長時間看,從九八年中開始的這
波房價漲勢,至今其實還沒有真正停歇的跡象。而造成這波比九三至九七年更大幅度漲勢的推手,其實就是海外資金回流;而始作俑者則是政府調降遺贈稅率,從原
本的百分之五十,大幅調降到百分之十。

資金回流是一回事,拿來買房子也無可厚非;但您可曾想過,何以海外台商、華人等富商階級,將資金匯回台灣後,會大量拿來買進都會區房市,結果造成房價持續墊高,以致讓本地人愈來愈負擔不起房價?

資金買房 重要目的避稅












海外資金回流,卻大舉進入房地產、推升房價,引發民怨;箇中關鍵在於,稅基與實價存在極大差距,產生龐大的節稅空間。(圖為大安森林公園與豪宅)

表面上,這是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導致的置產行為,或基於保值抗通膨而做的財務規劃。但實際上,台灣不動產稅制,或說稅基偏差,產生的可避稅空間,才是他們將匯回資金,大筆拿來買台灣都會區不動產的關鍵因素。

的確,在媒體近年大陣仗報導下,現在多數人知道,不動產相關稅賦的稅基,和實際交易價格有著明顯且大幅之落差。不過可能多數人還是不清楚,到底差距是有多大。

根據官方說法,基於這幾年房價持續墊高,產生稅基與實價差距擴大之問題,在交易行為衍生的土地增值稅方面,其稅基公告現值,近年已調高至平均交易實價的八成左右;地價及房屋稅的公告地價與評定現值,也持續進行檢討,像北市的豪宅稅,就是針對價位較高房地產所做的『調整』。

不過,實際情況絕非如此單純。土增稅、地價稅及房屋稅稅基之調整,只是不動產稅制問題的冰山一角;土增稅是不動產交易時才會產生,地價及房屋稅則屬經常性稅捐。但這幾年真正帶動都會區(主要是大台北一線區)房價上漲的,其實是移轉贈與產生的避稅空間,所直接或間接帶動。


前台灣有關遺產、贈與部份之稅負,如果標的物是不動產,根據規定,可按『最低不低於公告地價加房屋評定現值之總和』報稅。而根據實務界人士透露,大台北房
地產交易實價與上述稅基總和之差距,平均約是四到五倍;也就是,假如交易實價是一千萬,則移轉贈與之稅基計算,平均只有兩百到兩百五十萬左右。

遺贈稅率大降 推升房價


此大比例的落差,使得海外華人或台商在將資金匯回台灣後,肯定會拿來購置都會區,特別是大台北房地產。因為,手中資產終究會有部份移轉給親屬;與其購買其
他財貨是按實際價格課稅,透過不動產進行移轉贈與,則能省下大筆稅金。九八年政府調降遺贈稅率,當然更進一步誘發此類買盤。

不僅如此,當時除稅率調降外,免稅額也以『因應物價變動』之由調高;遺產稅部份,免稅額從原本的七百萬調高到一千兩百萬,贈與稅免稅額則調高一倍至二二○萬。


據從事相關業務的土地代書透露,自政府九八年調降遺贈稅率及提高免稅額度後,他們的相關業務暴增了四到五倍。這當中固然不少是衣錦返鄉,買棟豪宅犒賞自己
或家人,但中間多少還是有上述的節稅考量;根據推估,這兩年台北市房市買盤中,多半都帶有這種(節稅)目的,尤其是豪宅。

這樣的背景及購置目的,主要考量自然不是購入價格是否符合區域行情,而是移轉贈與後可省多少稅;而其衍生的結果是,這些將海外資金匯回台灣買房地產者,往往是以高於過往區域行情的價位買進,這樣當然帶動周邊其他物件價格隨之墊高,再一路造成全面性跟漲。


著,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現狀:房價持續上漲、墊高,庶民消費力完全跟不上,愈來愈多人買不起房子,最後引發民怨,政府不得不做回應;先是央行祭出選擇性
信用管制,接著是合宜、社會宅,然後就是造成今年第二季後交易急凍的奢侈稅。而目前總統大選,兩邊陣營分別打出居住正義或實價課稅牌,也是基於這樣的發展
脈絡,所產生之必然結果。

高房價現象 稅改獲重視

對於這兩年來房價上漲的『真相』,其實國內知名財稅學者,也是馬政府上任後揭櫫之第三次賦稅改革會議副召集人,政大財稅系名譽教授曾巨威,早在馬政府決議調降遺贈稅率之初,就已預見。


時曾巨威就極力反對,在無任何實質配套之前提下,貿然調降稅率。他直言,目前的房價問題,其實是馬政府自己造的業;他分析,資產階級甚至可透過若干操作,
做到一毛(稅金)都不用繳;比如一億房地產,貸款五千萬後再移轉,此時受贈者帳面上反而是揹債五千萬,扣掉受贈的不動產稅基兩千萬,最後還等於負值三千
萬,這下便完全不用繳交贈與稅。

不過世間事物,冥冥中似乎自有定數。曾巨威坦言,如不是事情發展至此,或許台灣的(不動產)稅制改革,不會有目前的民氣可用,迫使兩黨陣營必須面對,並提出改善方法。

上月某房仲業調查便顯示,多數受訪民眾認為,如果只有推行實價登錄,但不以此為稅基,就是政見空包彈。不過曾巨威卻認為,目前所形成的民意氛圍,其實有些『危險』。

當媒體報出帝寶住戶每年繳的地價、房屋稅,和你我(須繳者)差距如此小的時候,『全面實價課稅』確實變成理所當然,甚至是解決高房價現象的重點或唯一處方。不過從財稅專業及參考國外實際制度的角度,事情沒那樣簡單。

有所得或移轉 才實價課稅












政大財稅系名譽教授曾巨威指出,真正符合租稅公平及專業的(不動產)實價課稅,是針對交易所得以及贈與移轉行為,持有稅則不需,也不宜以實際交易價格課徵之。

目前台灣的不動產稅目分為三大總類:第一是所得稅,是有所得才課,台灣特有的土增稅就是此類;第二、持有(財產)稅,為經常性稅負,如地價及房屋稅,第三是流通交易稅,只要發生任何(不動產)所有權之轉移,就要課徵,如契稅或剛上路不久的奢侈稅。


學理上看,真正須按實際(交易)價格課徵的,實是第一及第三項,也就是所得及流通(移轉)稅。至於持有稅,一般是視其所需進行稅基調整,概念上較接近所謂
的市價。曾巨威表示,目前的地價及房屋稅基,固然和實際市價仍有差距,但在稅制學理上比較沒有問題,不需進行大幅變動,僅需針對稅基做適度調整。

再說得簡單些,假設一棟三十年的老屋,今天賣出,價格比當初買進時高,就會產生所得,這時的所得,當然是按實際交易價格計算後課稅;如果是單純移轉行為,也該以實際交易價格為稅基。但是自用持有部分,則須考量其屋況、折舊率等因素,並不適宜以實際交易價格課稅。


過這時問題就來了。中華民國是基於國父孫中山創立的三民主義立國,而在不動產稅制上的體現,就是『房地分離課稅』。這是當時時代背景之故;富有階級幾乎都
是因炒地、擁地致富,因此國父特別將土地切割開來單獨『對待』。這個思考的立意是好的、神聖崇高的,但卻因為執行方式不當,反而使得結果和制度設計原意漸
行漸遠,甚至是完全違背。

曾巨威分析,稅基與實價差距太大,只是執行方式失當的結果。真正的問題,一來是房地分離課稅,但更大關鍵則是,官方無法取得交易資料。

台灣房地分離課稅,有其時代背景,或說政治因素,因此每每談到這方面的改革時,執政者就會搬出國父這個『神主牌』,接著就被無限上綱到憲法層次,最後不了了之。然而後者,純粹是官方自身造成的結果。

房地分離 不動產稅制病灶


了要實踐國父遺訓之單獨處理土地問題,官方恪守房地分離課稅原則,但卻因為無法取得、掌握實際交易資料,結果變成按民間上報的交易資料(房地合一),自行
切割(為房屋及土地價格),然後透過每次的不動產評議委員會,做所謂的調整或訂定(如售屋所得額度標準)。曾巨威不客氣地說,這叫一連串造假;這使得租稅
制度喪失設計原旨,而且和『國父遺教』完全相左,也因為稅基與實價愈差愈大、形成節稅空間,造成大台北房價易漲難跌之結果。

然而,房價狂飆之責任,絕非富人階級可承受之重。曾巨威坦言,今天換成是他自己手中有上億資產,也會依樣畫葫蘆、規劃避稅。事實是,責任十之八九是在稅制,還是在設計與執行問題制度的掌權者身上。

當然,目前高房價現象下之民意所趨,因此這次總統暨立委大選,兩邊陣營已無法迴避『實價課稅』或不動產稅制改革之議題。但目前為止,兩邊都在打迷糊仗,對於推行(稅改)的方法或細節,都沒有給個清楚交代。

馬政府目前強力推動實價登錄,上述的價格資訊(無法取得)部分,看似有解;但財長目前說法是,實價登錄不等於實價課稅,且尚無打算實施。至於結構、制度性問題,也就是課稅從房地分離改為合一,則更是『茲事體大』,短期內也沒有改變的打算。

至於選舉操作方面,目前馬陣營僅承諾『自宅不加稅』,另一與稅制相關的空地稅,則和上述問題八竿子打不上關係。民進黨這邊看似正面回應實價課稅議題,但也僅簡單拋出『非自宅交易實價課稅』,其他配套變革,則都擺到中長期政綱去,同樣是避重就輕。

曾巨威:從一年內交易實價課稅做起


可否認地,遺贈稅率調降,的確間接造成都會區房價狂飆;然反過來說,也使不動產稅制的老問題獲得突顯,民眾開始認識、注意及重視。因此曾巨威呼籲,民眾此
時應該給執政黨更大壓力,逼使他們在握有執政資源下,至少先做些小幅改革,如此一來,無論未來政權誰屬,不動產稅制都將步入改革正軌,也就是在有實際交易
價格資訊之下,房地合一課移轉及(交易)所得稅。

那麼,這所謂小幅改革又是什麼?曾巨威的建議是,第一、一年內(不動產)交易行為,有所得者以房地合一之實價為稅基,課徵所得稅;如果奢侈稅都能做得到實價課徵,房產交易所得當然也可以,而且一年內轉手交易的量有限、影響面小,更可作未來更大規模改革的實驗參考。


二、過去因為稅率五十%,因此遺產繼承免課土增稅,但現既已調降為百分之十,就該回歸所得即須課稅之精神,也就是復課土增稅。第三,原制度設計上,贈與稅
率比遺產稅稍高,是為避免生前先脫產規避遺產稅;如今兩者稅率都調降為十%,已失去原制設計的精神,因此應將贈與稅率調回略高於遺產稅率。


巨威強調,這三項變革之建議,以目前國民黨依然完全執政的情形,推展難度不高,影響層面也不大,但卻可藉此檢視,執政者是否真的願意面對問題、戮力改革。
至於房地分離課稅的『神主牌』,以目前投資(致富)工具千百種,早就不限土地一項的現狀來說,的確也失去其時代背景,也早就到了可檢討改革的時間點。

實價課稅 庶民不受影響












真正符合公平正義的實價課稅,對大多數只擁有一棟房的庶民來說,影響極為有限。


台灣不以實價課徵交易所得,及移轉贈與行為(流通稅)這兩項,的確是不動產稅制之長年病灶。這兩年馬英九調降遺贈稅率,造成海外資金回流,結果在缺乏配套下,更是大比例流入大台北不動產(移轉贈與節稅),間接造成房價狂飆。


在木已成舟,即便立即採實價課交易及所得稅,也不見得會見到房價修正;說得更精準些,房價要趨於合理化,不可能光靠實價課稅就達成。但反過來說,租稅制度
的重要精神是社會公平正義,因此無論基於改革不公不義現狀,及導正遊戲規則的角度,不動產交易所得及移轉行為採實價課稅,仍是台灣租稅制度改革、不動產市
場健全發展,乃至奠定社會穩定發展基石的必經之途。

而針對實價課稅議題,我們會聽到,這將導致全民加稅,甚至房市崩盤、經濟受影響等說
法。但是根據以上分析,只要不是靠買賣賺價差獲利,或沒有拿不動產為工具,透過贈與行為進行節稅者,則影響是微乎其微;也就是,真正符合租稅專業學理及社
會公平的不動產實價課稅改革,對只擁有一棟自用房屋的廣大庶民來說,並不會任何實質影響,加稅的機率接近零。

更多房地產即時分析及建案詳細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桃園八德區段徵收開發案 11月1日第3次土地標售




工商時報 記者王志煌/桃園報導




桃園縣政府將於11月1日辦理八德地區區段徵收開發案第3次的土地 標售,由於先前參與標售的遠雄建設已在八德推案,讓八德地區房市 持續增溫,預料此次標售仍將吸引大批買主參與。




八德區段徵收開發案已辦理過兩次標售作業,市場反應熱烈,兩次 標售吸引共計719封標單投標,標脫率達100%,且本開發案迄今已有 約70件申請建築開發。




據了解,第1次得標的遠雄建設,推出的建案預計102年6月完工, 目前已展開預售,300多戶銷售量已達到40%,除此建案外,該區也 有許多小型建案陸續推出。




第3次土地標售的區段徵收範圍位於八德市公所周邊,鄰近國道2號 大湳交流道、台4線,區段徵收完成後,全區規畫有公園、綠地、地 下管線、自行車道等公共設施,並規畫了航空城捷運線車站用地及中央大學分校用地。




其中航空城捷運線(八德為G1站)已獲經建會審議原則同意通過, 預估114年全線通車。中央大學將分校用地定位為數位學習園區,以 設置健康醫療教學實習服務中心、全人學校及E化圖書館等為規畫方向,該區可望成為桃園未來重要的新興都市地區及優質住宅生活區。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內政部澄清: 雨遮、屋簷登記但不計價

中國時報【曾薏蘋/台北報導】


聯合報報導,「內政部翻盤雨遮、屋簷不納登記」。內政部昨天表示,報載內容有誤;這是九十九年七月內政部委託建業法律事務所「研訂不動產登記法」所提的研究報告,但後來行政院及內政部已定調,維持「雨遮、屋簷登記但不計價」措施。


聯合報指出,內政部為顧及人民權利,已完成「不動產登記法」草案的研議,為避免建商披著「綠色建築」外衣、實際上卻灌虛坪,草案明定雨遮、屋簷及花台等,均不在「不動產登記」範圍內。


內政部昨天指出,內政部為回應監察院糾正建物虛坪灌水,損及消費者權益一案,自一○○年五月一日起實施「雨遮、屋簷登記但不計價」措施,納入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並要求積極查核建商所提供的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均應載明屋簷、雨遮不計價條款。



政部地政司指出,當時內政部在九十九年七月,委託建業法律事務所「研訂不動產登記法」所提的研究報告,這部分該研究所研提的不動產登記,僅提供內政部未來
立法時參考,未來立法仍須邀集專家學者、相關行政機關研商討論。但該研究所研提的報告,僅提供內政部未來立法時參考,目前仍依現行法規規定維持「雨遮、屋
簷登記但不計價」措施,報載內容有誤。